Search

一人$100換特首 抗融合 ‧ 拒赤化 ‧ 反盲搶地

  • Share this:

梁振英上任了一年,香港在各方面迅速倒退。政治上,梁振英在林老師事件的「道歉論」,是撕裂社會。民生上,自由行繼續肆虐香港,內地旅客的訪港數字再創新高,但特首卻視若無睹。梁振英的各項措施及政策充滿融合的意味,連填海選址及新市鎮選址,都選了近港珠澳大橋口岸及深圳灣口岸。不斷的盲搶地,社區環境變差,你想香港只得樓、樓、樓嗎?梁振英卻沒有正視,香港的房屋壓力,來自寬鬆的入境居留政策,即係太多單程證新移民了。

我們這群關心香港的人,以個人身份,將於梁振英放假回港後的第一或二天,刊登半版報章聲明,要求梁振英下台。他不下台,社會只會繼續沉淪下去。我們希望更多報紙能刊載,所以呼籲大家一人捐出$100(當然可以更多),集資登聲明,讓我們的怒吼,更廣為傳開。

銀行戶口:恒生銀行 290-131622-882 ( 你可將入數紙及名字電郵至say_no_to_cy@yahoo.com.hk)
或者,過數後,將名字及入數紙PM給HOST (Roy Tam 或 Tommy Cheung Sau Yin)或直接POST在最新動態,你的名字將會在報紙廣告內出現(請以中文全名或英文全名或網名)

籌款目標: $1萬 一份報紙 $3萬 兩份報紙 $5萬 三份報紙
(第一份由聯署人包底)

限期:8月30日或之前

第一批聯署人:
譚凱邦、范國威、周澄、張秀賢、陳劍青、張超雄、鍾曉晴、毛孟靜、朗思、林鴻達、巫堃泰、地產小子、黃燕芳 (排名不分先後)

銀行戶口為個人戶口,將於廣告刊登後於此 EVENT PAGE (www.facebook.com/events/574631195936103/) 列出支出及收入細項,以示公允

將會刊於報章的廣告全文如下: (不排除有5%以下的修改)

標題:
換特首是唯一出路 還香港人一個家
抗融合 拒赤化 反盲搶地

內文:
這一年,我們覺得相當絕望,看著香港不斷被融合、被赤化,大量自由行旅客肆虐香港,在港鐵車廂、市區各處及屯門上水,操普通話的人非常多,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素質,破壞了香港的文明和秩序,香港人的生活空間越來擠逼。

政府不斷要求香港巿民要包融、要和諧,卻不斷剝削我們之基本生活需要,小店及日用品店越來越少,我們已達到忍無可忍的地步。我們希望減少自由行數量,是很卑微的要求,因每年五千萬的旅客數量已越香港承載力。香港是自由行的家,還是香港人的家?

新特首上場後,以盲目開拓土地為施政重要之一,我們看到這政策正不斷地降低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及環境質素,更正在撕裂社區持分者。各區原本預留作社區會堂、公園或綠化地的土地,逐漸改變用途為起樓,生活空間減少及社區配套不足,很多社區已「被犧牲」。

梁振英的「盲搶地」政策,有一個根本錯誤。現時香港並非缺地,而是新增人口實在太多。由回歸至今,每天約150人,已有超過70萬內地人取得單程證來港定居,因此港人的平均居住面積越來越小。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取回單程證審批權,減少輸入人口,以「源頭減人」的方式針對房屋問題的核心。

政府現時硬推新界東北新市鎮,希望容納17萬人口,但以每年約5萬的新移民湧港,只足夠容納3年的新移民。我們要問,新界東北的過萬村民、大片農地及大自然美景,為何要犧牲?梁振英的開拓土地大計,充滿著中港融合的考慮。政府建議的洪水橋、新界東北及河套各個發展區,全是鄰近深圳邊境。填海的選址,很多是鄰近港珠澳大橋。將來的新市鎮會否是香港人的家?

我們希望香港是以香港人為主體的國際都市,而不是中國的其中一個省市。我們希望香港是一個宜居及環保的城市,而不是只有高樓大廈的城市。過去一年,我們看到的特首只是不斷的「盲搶地」、提出中港要融合及放任自由行這「糖衣毒藥」。為了香港的未來,換特首是唯一出路,還香港人一個家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外號咖哩飯、喜愛平面設計、藝術、電影及新媒體。
View all posts